日本地方开发与治理专题研究

  • 日本北海道地区的资源禀赋与地区开发:历史与现状

    小坂直人;崔岩;

    在日本的近现代历史上,北海道一直被看做相对落后的地区,因此也是政府积极开发的地区。当今,日本的地区产业发展已经达到了界限,制造业生产大规模向海外转移。更为重要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陷入了长期疲弱的状态,进展快速的少子化、老龄化,使得地区发展面临了严重的人口瓶颈。在这种条件下,日本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从以前的"地区开发"转向了"地区再生"。民间团体和学者提出了"边际聚落"和"地区消失"的观点,并主张发挥地方自治体的作用,通过"地区创新"实现地方发展。上述主张也被吸收到政府的决策中,安倍内阁上台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包含了推动"地方再生"的内容。但是这些政策还是没有将地方的自主努力和地方发展作为中心,而是坚持中央中心路线,没有摆脱地方资源开发的旧路。新的地方开发应该将地方独特的资源禀赋与发展结合起来,在能源领域就是发展可再生资源,实现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实现"自产自消"就是一条重要的道路。

    2017年01期 No.160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北海道地区的资源禀赋与地区开发:历史与现状

    小坂直人;崔岩;

    在日本的近现代历史上,北海道一直被看做相对落后的地区,因此也是政府积极开发的地区。当今,日本的地区产业发展已经达到了界限,制造业生产大规模向海外转移。更为重要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陷入了长期疲弱的状态,进展快速的少子化、老龄化,使得地区发展面临了严重的人口瓶颈。在这种条件下,日本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从以前的"地区开发"转向了"地区再生"。民间团体和学者提出了"边际聚落"和"地区消失"的观点,并主张发挥地方自治体的作用,通过"地区创新"实现地方发展。上述主张也被吸收到政府的决策中,安倍内阁上台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包含了推动"地方再生"的内容。但是这些政策还是没有将地方的自主努力和地方发展作为中心,而是坚持中央中心路线,没有摆脱地方资源开发的旧路。新的地方开发应该将地方独特的资源禀赋与发展结合起来,在能源领域就是发展可再生资源,实现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实现"自产自消"就是一条重要的道路。

    2017年01期 No.160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广域行政的理论与实践:以东京“首都圈”发展为例

    白智立;

    跨区域治理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探讨日本广域行政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以日本首都东京为中心,研究首都圈的广域行政机制建设以及日本现行法律规定下的中央和地方关系、东京都与周边地方政府间的法定关系、政策过程中的不同分工等方面,能够为我国如何破解跨区域治理中的现实困境提供重要的借鉴。

    2017年01期 No.160 1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下载次数:8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广域行政的理论与实践:以东京“首都圈”发展为例

    白智立;

    跨区域治理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探讨日本广域行政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以日本首都东京为中心,研究首都圈的广域行政机制建设以及日本现行法律规定下的中央和地方关系、东京都与周边地方政府间的法定关系、政策过程中的不同分工等方面,能够为我国如何破解跨区域治理中的现实困境提供重要的借鉴。

    2017年01期 No.160 1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下载次数:8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经济研究

  • 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中日两国的比较分析

    许悦雷;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大学在本国国家创新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个战略目标,我国需要大力推进产学合作,推动创新驱动力发展,充分体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论高度及战略高度。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唯物史观的比较方法对中日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如大学的研究经费、大学的专利活动、大学的衍生企业、科技论文情况等做了对比分析;然后运用DEA模型及PLS-SEM模型进行了进一步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中日两国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的作用。

    2017年01期 No.160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中日两国的比较分析

    许悦雷;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大学在本国国家创新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个战略目标,我国需要大力推进产学合作,推动创新驱动力发展,充分体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论高度及战略高度。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唯物史观的比较方法对中日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如大学的研究经费、大学的专利活动、大学的衍生企业、科技论文情况等做了对比分析;然后运用DEA模型及PLS-SEM模型进行了进一步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中日两国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的作用。

    2017年01期 No.160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政治与历史研究

  • 日朝邦交正常化的动因、过程与前景

    郑义炜;

    在东北亚国家普遍实现了关系正常化的今天,日朝邦交正常化却迟迟无法达成,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日朝邦交正常化历经了马拉松式的13轮谈判,仍然还有"经济协作问题","绑架日本人问题"和"核·远程导弹问题"阻碍着双方建交的达成。当前,日朝邦交正常化进程陷入困境,深刻的历史纠葛,复杂的国内政治,以及紧张动荡的东北亚国际局势都对两国邦交正常化还未解决的三大难题产生深刻的影响,日朝邦交正常化将是两国的一场长期博弈。

    2017年01期 No.160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日朝邦交正常化的动因、过程与前景

    郑义炜;

    在东北亚国家普遍实现了关系正常化的今天,日朝邦交正常化却迟迟无法达成,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日朝邦交正常化历经了马拉松式的13轮谈判,仍然还有"经济协作问题","绑架日本人问题"和"核·远程导弹问题"阻碍着双方建交的达成。当前,日朝邦交正常化进程陷入困境,深刻的历史纠葛,复杂的国内政治,以及紧张动荡的东北亚国际局势都对两国邦交正常化还未解决的三大难题产生深刻的影响,日朝邦交正常化将是两国的一场长期博弈。

    2017年01期 No.160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战后日本塑造价值观的历史资源——以吉野作造思想及实践为例

    赵晓靓;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战后改革",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重建、复兴和再度崛起。"战后改革"在政治上的核心成果是制定了以自由民主、和平、人权为三大支柱的和平宪法,并以此作为日本政治的基石。本文采用历史学的研究视角,以"大正民主主义"为切入点,通过聚焦这一时代的代言人吉野作造的思想与实践,透视"大正民主主义"与"战后民主主义"的历史脉络,揭示"战后改革"中的本土历史经验与外来元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对"战后改革"成果的影响与制约。

    2017年01期 No.160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战后日本塑造价值观的历史资源——以吉野作造思想及实践为例

    赵晓靓;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战后改革",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重建、复兴和再度崛起。"战后改革"在政治上的核心成果是制定了以自由民主、和平、人权为三大支柱的和平宪法,并以此作为日本政治的基石。本文采用历史学的研究视角,以"大正民主主义"为切入点,通过聚焦这一时代的代言人吉野作造的思想与实践,透视"大正民主主义"与"战后民主主义"的历史脉络,揭示"战后改革"中的本土历史经验与外来元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对"战后改革"成果的影响与制约。

    2017年01期 No.160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围绕1923年废除“二十一条”法理问题的中日交涉辨析

    张逦;

    1923年3月10日北京政府正式向日本提出废除"二十一条"的照会。中国要求废约的法理依据是"情势变迁"而条约不适用,单方面宣布条约无效,进而推动修改条约。日本一方面运用国际法对中方废约要求进行反驳,另一方面积极与英美列强沟通。英美等国虽然不赞成中国的废约行动及其法律依据,但为了自身利益也不愿支持中日交涉中的日方。日本虽然坚持《民四条约》在法理上的效力,但在国际正义、道德上已受到削弱。北京政府此次废约交涉失败了,却看到国际情势对己有利的变化和国际法观念的逐渐转变,开始协调与各列强关系的同时,加强对国际法的研究,寻求弱国在强国主导的世界之下,实现收回国权的手段。为此后中国的修约、废约外交提供了方法与经验。

    2017年01期 No.160 5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围绕1923年废除“二十一条”法理问题的中日交涉辨析

    张逦;

    1923年3月10日北京政府正式向日本提出废除"二十一条"的照会。中国要求废约的法理依据是"情势变迁"而条约不适用,单方面宣布条约无效,进而推动修改条约。日本一方面运用国际法对中方废约要求进行反驳,另一方面积极与英美列强沟通。英美等国虽然不赞成中国的废约行动及其法律依据,但为了自身利益也不愿支持中日交涉中的日方。日本虽然坚持《民四条约》在法理上的效力,但在国际正义、道德上已受到削弱。北京政府此次废约交涉失败了,却看到国际情势对己有利的变化和国际法观念的逐渐转变,开始协调与各列强关系的同时,加强对国际法的研究,寻求弱国在强国主导的世界之下,实现收回国权的手段。为此后中国的修约、废约外交提供了方法与经验。

    2017年01期 No.160 5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社会研究

  •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成、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

    张建;雷丽华;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日本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屏障,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多方面的优点:以运用市场化原则改革老年人护理服务市场,强调老年人自身赡养责任,采用相对稳健的社会保险财政运营机制和构建以居家护理为核心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等。但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运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弊端,如何破除这些弊端将成为未来日本长期护理保险改革的核心议题。

    2017年01期 No.160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8K]
    [下载次数:8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成、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

    张建;雷丽华;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日本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屏障,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多方面的优点:以运用市场化原则改革老年人护理服务市场,强调老年人自身赡养责任,采用相对稳健的社会保险财政运营机制和构建以居家护理为核心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等。但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运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弊端,如何破除这些弊端将成为未来日本长期护理保险改革的核心议题。

    2017年01期 No.160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8K]
    [下载次数:8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收养养子习俗与传统日本伦理观

    聂友军;

    收养养子的习俗在传统日本社会是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重要现象,它既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又与日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息息相通。收养养子习俗在日本社会层面留下明显的印痕,并进而深刻影响日本民众的思想观念。收养养子习俗不仅体现了血缘亲族内部结构的变通乃至社会集团的质变,而且还深刻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价值观、伦理观等文化特征。

    2017年01期 No.160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收养养子习俗与传统日本伦理观

    聂友军;

    收养养子的习俗在传统日本社会是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重要现象,它既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又与日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息息相通。收养养子习俗在日本社会层面留下明显的印痕,并进而深刻影响日本民众的思想观念。收养养子习俗不仅体现了血缘亲族内部结构的变通乃至社会集团的质变,而且还深刻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价值观、伦理观等文化特征。

    2017年01期 No.160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文化与文学研究

  • 京剧在近代日本的传播与井上红梅

    李莉薇;熊萱;

    我们探寻中国戏曲走出去的传播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旅华的日本"京剧通"们对京剧艺术的翻译、介绍与传播。其中,井上红梅所作过的评介、翻译中国戏曲的工作值得重新认识。1920年代,井上红梅曾经活跃在上海一带,是一位积极传播中国文化的传奇人物。2010年,井上红梅著《中国风俗》被收入日本大空社"亚洲学丛书"再版发行。他的中国戏曲研究随之重新受到关注。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文献史料来阐释、评价井上红梅译介京剧的历史贡献。

    2017年01期 No.160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京剧在近代日本的传播与井上红梅

    李莉薇;熊萱;

    我们探寻中国戏曲走出去的传播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旅华的日本"京剧通"们对京剧艺术的翻译、介绍与传播。其中,井上红梅所作过的评介、翻译中国戏曲的工作值得重新认识。1920年代,井上红梅曾经活跃在上海一带,是一位积极传播中国文化的传奇人物。2010年,井上红梅著《中国风俗》被收入日本大空社"亚洲学丛书"再版发行。他的中国戏曲研究随之重新受到关注。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文献史料来阐释、评价井上红梅译介京剧的历史贡献。

    2017年01期 No.160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从《赤西蛎太》看志贺直哉的人道主义正义观

    陈秀敏;

    《赤西蛎太》是志贺直哉作品群中仅有的一篇历史小说,独具特色,此作高超描写了日本武士的使命感、正义感与人性矛盾,歌颂了看重人内心世界的主人公心灵朴直之美。志贺古为今用,以历史事件与人物为素材,深究其历史意义,贬斥"巧诈",颂扬"拙诚"与正义感。人往往因为所谓"正当目的"这一名义,失去正常的理性、人性与感情,导致悲剧的诞生。改变这种现实,要靠人的良心、理性以及对他人的关怀,这是白桦派骁将志贺要表达的人道主义正义主题。

    2017年01期 No.160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赤西蛎太》看志贺直哉的人道主义正义观

    陈秀敏;

    《赤西蛎太》是志贺直哉作品群中仅有的一篇历史小说,独具特色,此作高超描写了日本武士的使命感、正义感与人性矛盾,歌颂了看重人内心世界的主人公心灵朴直之美。志贺古为今用,以历史事件与人物为素材,深究其历史意义,贬斥"巧诈",颂扬"拙诚"与正义感。人往往因为所谓"正当目的"这一名义,失去正常的理性、人性与感情,导致悲剧的诞生。改变这种现实,要靠人的良心、理性以及对他人的关怀,这是白桦派骁将志贺要表达的人道主义正义主题。

    2017年01期 No.160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研究

  • 浅析日本职业道德教育的空间开放性

    夏银平;朱小燚;

    日本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世界闻名,这来源于其出色的职业道德教育。本文收集了相关文献、数据,对日本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日本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全面的空间开放性。日本的职业道德教育起始于家庭,中继于学校、弘扬于企业,渗透到社会。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四位一体实现了对社会成员的全渗透、全周期的职业道德教育。日本职业道德教育的这一特点对我国目前的职业道德教育很有借鉴价值。

    2017年01期 No.160 8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析日本职业道德教育的空间开放性

    夏银平;朱小燚;

    日本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世界闻名,这来源于其出色的职业道德教育。本文收集了相关文献、数据,对日本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日本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全面的空间开放性。日本的职业道德教育起始于家庭,中继于学校、弘扬于企业,渗透到社会。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四位一体实现了对社会成员的全渗透、全周期的职业道德教育。日本职业道德教育的这一特点对我国目前的职业道德教育很有借鉴价值。

    2017年01期 No.160 8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正>《日本研究》杂志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是一份具有广泛影响并深受读者欢迎的外国问题研究学术期刊。《日本研究》的办刊特色主要表现出五个突出:学术性、综合性、先导性、现实性、交流性。稿件的研究领域涉及日本政治、经济、历史、中日关系、社会问题,与日本相关的国际关系、区域合作等国际问题。欢迎投稿。一、本刊栏目开设的主要栏目有"日本经济"、"日本政治"、"日本历史"、"中日关系"、"区域合作"、"海外日本研究"等。

    2017年01期 No.160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正>《日本研究》杂志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是一份具有广泛影响并深受读者欢迎的外国问题研究学术期刊。《日本研究》的办刊特色主要表现出五个突出:学术性、综合性、先导性、现实性、交流性。稿件的研究领域涉及日本政治、经济、历史、中日关系、社会问题,与日本相关的国际关系、区域合作等国际问题。欢迎投稿。一、本刊栏目开设的主要栏目有"日本经济"、"日本政治"、"日本历史"、"中日关系"、"区域合作"、"海外日本研究"等。

    2017年01期 No.160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日本研究
创办日期:1972年
主管部门:辽宁大学
主办单位: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
编辑出版:《日本研究》编辑部
杂志主编:余淼杰
杂志刊期:季 刊

国内发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辽宁省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邮政编码:110136
国内统一刊号:CN21-1027/C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4048
订 购: 《日本研究》编辑部
电 话: 024-62202254
传 真: 024-62202253
Email:japanstudies1972@126.com

访问量:9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