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

  • 黑田东彦“双化宽松”政策的特点与实际效果考量

    郭可为;

    黑田东彦就任日本央行行长后,强势推行"量和质两方面大胆宽松"政策。黑田的"双化宽松"对金融市场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日元汇率全面贬值,日本股市持续上行,日本国债波动剧烈。"黑田冲击波"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首先,做空日元成为市场一段时期内的主流选择。其次,资金持续涌入股市等高收益市场。第三,投资者规避风险情绪上升令一向稳定的日本债市出现剧烈动荡。黑田的"双化宽松"政策对日本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首先,有助于提振日本经济增长与缓解通缩状况。其次,提升日本企业投资信心和居民消费需求。第三,推动日本出口企稳。从结束日本长期通缩的目的看,导致日本长期通缩和经济疲软的成因相当复杂,绝非简单的加大货币供应量就可以解决。从提振日本经济复苏的目的看,仅靠宽松货币政策难以解决结构性困境。从黑田币政策实施的国内国际环境看,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总体来看,黑田的"双化宽松"政策未来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可能会持续加大,对结束长期通缩、刺激经济复苏效果有限。

    2013年02期 No.145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4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日本证券交易所的改革与发展动向

    樊纪伟;

    1998年以来,日本证券市场经历了从集中交易到市场间竞争、从证券交易所到交易所集团的改革。这一时期,日本通过修改相关法律,赋予了交易所自主选择的权利,使证券交易所可以自主选择采取会员制形式或股份公司制形式。另外,为保障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的公正性和独立性,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要求证券交易所或其持股公司设立自律监管法人或者在交易所内设立自律监管委员会,并规定了保障自律监管法人和自律监管委员会独立开展监管活动的配套制度。进入2013年,日本交易所又开始了新一轮整合,而设立囊括金融商品和其他商品的综合交易所仍是日本交易所今后改革发展动向。

    2013年02期 No.145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公营住宅体制初探

    周建高;

    日本公营住宅制度源于二战后新宪法中保障人权的规定。宗旨是对于住房困难的低收入者给予最低限度的居住保障。公营住宅是公共住宅体系的核心,以都道府县、市町村为事业主体进行建设、管理和维护,国家给予资金、技术方面的援助。供应对象主要是全社会收入水准的25%以下群体,在25~40%之间者可灵活掌握。公营住宅的入住者必须公开募集,在供不应求时抽签决定。居民一旦收入超过标准,则必须退出公营住宅。不得把住宅转租、改造。日本公营住宅制度随经济社会变化处于不断修改中。

    2013年02期 No.145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受害民众与日本的公害治理

    李超;

    日本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严重的公害问题,因此一度被世人称为"公害大国"。但经过多年努力,日本就从"公害大国"转变为"公害治理先进国"。在治理公害的问题上,公害受害者以"先行者"的角色在不同时段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在二战之前,公害受害者主要以其先行努力警醒更多的人重视公害问题;在二战之后,公害受害者则以其先行努力积极推动了政府以立法的方式治理公害,并通过诉讼的方式迫使排污企业为受害者提供赔偿。受害民众的先行努力之所以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效应,与国内公害问题的严重度、国内民众人权意识的觉醒度、国际环保氛围的浓厚度有关系。

    2013年02期 No.145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其启示

    王丰;张纯厚;

    战后,日本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但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克服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日本地方政府先于国家制定区域环境政策和环境标准,并结合区域发展特征有效地进行环境管理,为日本环境治理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分析日本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的作用,有利于推动我国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和保护中职能的转变。

    2013年02期 No.145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6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当代城市制度研究

    李燕;顾朝林;

    日本的市制已经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现行的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制度自1947年基本形成以来,以自治为理念,以法律为基础,在兼顾地方的自主性的同时,指挥和发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并对保持较小的地域差距和建设安定的社会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日本城市管理体系,包括行政区划、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对大中城市的管理方法、各级政府的具体的分工情况、组织结构和财政制度等,并分析该制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我国的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

    2013年02期 No.145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日本学者论坛

  • 论志贺直哉作品中的“母亲主题”

    富泽成实;刘立善;

    志贺直哉少年失恃,亡母阿银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不朽的形象。《去网走》、《母亲的殂谢与新母亲》、《白线》、《生母的信》等作品,都涉及了志贺直哉创作中的"母亲主题"。志贺直哉的青年时代与父亲时常发生冲突,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尖锐的紧张感,而在他记忆中苏醒过来的母亲形象,会将他从这种紧张感中解放出来。志贺直哉的整个文学生涯中,或强或弱地受到亡母阿银的影响。同时,志贺直哉也客观意识到,当年对亡母阿银薄情,并非仅有父亲志贺直温,也包括作为儿子的自己。"母亲主题"在志贺的巨著《暗夜行路》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从而浓化了志贺直哉作品的亲情内涵。

    2013年02期 No.145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战前日本文学家笔下的中国东北——以作家舟桥圣一的文学作品为中心

    石川肇;于振冲;

    战前日本文学作品中对中国东北多有描写,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日本小说家舟桥圣一1904生于东京,二战期间创作过反战作品,其作品中较少出现与外国相关联的描写。但其1930年发表了两篇小品文《高尔夫与天妇罗》、《殖民地的礼仪》,描写了安东、烟台、新义州三地人民的生活。本文结合舟桥的日记,解读其对当时中国、朝鲜、日本的认识。

    2013年02期 No.145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历史与政治研究

  • 日俄围绕1956年《日苏联合宣言》有关领土条款的争议

    李凡;

    1956年《日苏联合宣言》有关领土条款自身存在不同解释余地,造成此后双方纠纷不断。俄方的意图为缔结和约后返还两岛,而日方从初期就不接受,提出所谓"继续谈判",意图为返还四岛。随着此后国际环境变化,俄方提出返还两岛的新条件、领土问题解决完毕、领土条款已经过时等主张;而日方则坚持返还四岛不动摇,不断坚持与俄方沟通,甚至提出突破原框架的建议。

    2013年02期 No.145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国会议员在政党间流动的行为逻辑分析——以第45—46届众议院选举为例

    朱清秀;

    1993年以后日本政坛频繁发生议员退党、新党产生等政界改组现象。议员在政党间频繁流动,使得各政治势力此消彼长。2009年,民主党在众议院选举中击败自民党,实现了政权更替。然而在民主党执政期间,围绕着消费税问题,民主党内部产生分歧并导致大量的反对增税的议员离党。学术界对于议员退党及在政党间流动的研究主要有两条路径,一为政党研究路径;二为联合政府理论。本文在借鉴上述理论的基础上,以民主党执政时期议员流动为例进行案列研究①。通过案例研究来验证上述理论的同时,分析此次议员流动的行为逻辑。

    2013年02期 No.145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倍内阁对华“战略对冲”政策及中国的对策思路

    蔡亮;

    受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推进、东盟"大国平衡"策略的运用及日本"新国家主义"思潮的泛滥等因素影响,安倍晋三并未像2006年首次上台那样为改善中日关系刻意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采取模糊立场,而是矢口否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并借该问题制造舆论,渲染"中国威胁",还重拾"价值观外交",积极拉拢东盟相关国家,构筑包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在内的"民主安全菱形",拉美国入局牵制中国,积极构筑对华的"战略对冲",意图用"以包围迫谈判"的方式,逼使中国就范。对此,作为中国的对策思路,亟需战略定力与政策弹力的相辅相成,运用"两手对两手"的方式,积极实施对日"反对冲",以进一步提高中国对日战略布局的能力。

    2013年02期 No.145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5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对日政策的调整、推进及结果探析

    石善涛;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不失时机地做出调整对日政策的决策,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同日本的友好关系,努力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虽然最终没有实现邦交正常化,但中日关系在这一时期仍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后来的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3年02期 No.145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鸠山内阁“推进共产圈外交”与日韩关系

    安成日;

    1954年12月10日,日本民主党总裁鸠山一郎上台执政,组成鸠山内阁。鸠山内阁上台以后在对内外政策上同吉田内阁保持一定距离,提出了具有鲜明鸠山特色的"修改宪法"、"重整军备"、"推进与共产圈外交"三大政策。与之同时,鸠山内阁上台以后,也改变了吉田内阁在改善日韩关系方面的消极态度,在改善日韩关系问题上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态度。但是,鸠山内阁为了尽快使日本回归国际社会,也为了尽快解决被苏联扣留在西伯利亚的日本人的回国问题,最终作出了优先实现日苏邦交正常化的决定。以自己的政治生命为赌注,决心实现日苏邦交正常化的鸠山一郎,为日苏邦交正常化造势,采取了与所有"共产圈国家"改善关系的对外政策。在这一大背景下,日中、日朝关系也出现了相当程度的松动和缓和。然而,日朝关系的松动和缓和,触动了韩国的敏感神经,刚刚出现缓和迹象的日韩关系又一次进迅速降温,直至后来的岸信介内阁上台,日韩关系才真正被解冻。

    2013年02期 No.145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论安部公房的文学创作特色

    李德纯;

    安部公房在文学创作中取法存在主义的独特个性,活用卡夫卡形式,使得作品独具特色,韵味十足。安部公房历经战后各种文艺思潮的激荡和撞击,其作品与"私小说"原有的艺术思想模式迥异,他把视角和触角投向了社会、自然与人生,呈现出一种非常态的形式,作品的外在表现也许是夸张扭曲的,表达的主题却是深沉的,那种荒诞对于日本当下的生活更有意义。安部公房以非常独特的审美和出人意表的细节、强烈的反差和对比,显示出他艺术探索的前沿性和超越性。

    2013年02期 No.145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论有岛武郎意大利艺术考察的文学意义

    刘立善;

    今年6月9日,对中国"五四"新文学产生过积极影响的日本白桦派主将、人道主义作家有岛武郎殂落90周年。他的文学生涯富有传奇色彩。有岛武郎结束美国留学生涯后,回国途中顺便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欧洲艺术考察。第一站是意大利。意大利之行给有岛留下了深刻的艺术印象,后来,他写出了精彩游记《旅行的心》,详细抒发了自己对意大利艺术的感佩。藉此,有岛对西方美术中生生不息的灵魂,有了生动而鲜烈的实质性感悟,并将其溶融于自己的艺术精神之中,大大充实了有岛气质中纯真而儒雅的艺术信息含量。他将西方油画的艺术手法活用到文学创作领域,构成了白桦派作家中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

    2013年02期 No.145 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麦克考利《百人一首》和歌翻译与研究

    聂友军;

    和歌作为日本韵文学中最古老的形式之一,素以遣词雅致考究、韵律简单优美、风格简洁而意境深远著称。藤原定家编集的"小仓百人一首"是一部颇负盛名的和歌选集,对和歌甚至日本诗歌整体而言很有代表性。1899年美国学者麦克考利将其译成英文并展开系统研究。麦克考利从对日本诗歌整体特征的把握入手,恰切地评判了《百人一首》的价值与影响,并在译介过程中着意凸显和歌的形式技巧,对和歌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产生了持续的助推作用。

    2013年02期 No.145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日本早期儿童漫画中的动物拟人化表现

    徐园;

    本文以日本大正时期《万朝报》的"周日漫画"栏中刊登的动物拟人漫画为研究对象,分析日本早期儿童漫画中动物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及发展情况。拟人化的动物形象首先可以分为"未着装的动物"和"着装的动物"两类,后者又可分为(1)动物的头部+人的身体,(2)动物的全身像作为头部+人的身体,(3)动物全身像三种手法。特别是手法(3),由于其拟人化程度较高而被广泛使用。日本的动物拟人化形象一方面继承了日本传统的绘画技巧及审美观,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欧美漫画的影响。

    2013年02期 No.145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文化研究

  • 试析日本“无缘社会”的文化根源

    娄雨婷;

    家庭羁绊不断弱化,地域意识渐趋淡薄,社会关系走向冷漠,孤独占据着人间主流,这是当今日本"无缘社会"的真实写照。从客观角度讲,日本国内经济的高速成长与城市化的飞速进展、经济全球化与西方观念的影响以及IT技术的产业化直接导致并不断加剧了日本社会的"无缘化"。然而,如果从"以死为美"的生死观、"物哀"、家意识淡薄、集团稻作文化传统观念的沦陷以及耻感文化与文化融合性等文化根源来分析的话,日本"无缘社会"的到来似乎又有一定的必然性。

    2013年02期 No.145 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3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商家家训的制定及类型分析

    程永明;

    受中国以训治家传统的影响,日本至少在奈良时代就出现了家训的萌芽。到江户时代,逐渐普及至庶民阶层。其中,商家家训以其突出体现了商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及经营理念而独具特色,不仅是日本家训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制定、贯彻、类型乃至具体内容,对现代企业以"社是"、"社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经营理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3年02期 No.145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夏目漱石的近代化认识与西洋文化体验

    赵晓靓;

    夏目漱石不仅是日本近代著名文学家,其关于明治近代化的批判也在日本思想史竖起了一座丰碑。留学英国期间,他通过对英国社会及文明的内在观察,树立了"自我本位"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并据此对明治国家的近代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进而揭示出非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2013年02期 No.145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日本研究
创办日期:1972年
主管部门:辽宁大学
主办单位: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
编辑出版:《日本研究》编辑部
杂志主编:余淼杰
杂志刊期:季 刊

国内发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辽宁省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邮政编码:110136
国内统一刊号:CN21-1027/C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4048
订 购: 《日本研究》编辑部
电 话: 024-62202254
传 真: 024-62202253
Email:japanstudies1972@126.com

访问量:9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