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

  • 日本民主党“新增长战略”评析

    刘红;

    继2009年年底民主党鸠山内阁推出"新增长战略"(基本方针)之后,2010年6月18日菅直人内阁正式推出日本的"新增长战略"。该增长战略被视为是民主党执政以来首次推出的有关日本经济中长期运行的发展规划。同以往的经济增长战略相比,菅内阁的"新增长战略"究竟新在何处?尚存哪些问题?未来前景如何?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

    2010年04期 No.13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日本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及启示

    罗元文;华乃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高速运转的经济齿轮也给世界人民带来了许多经济问题,失业就是其中之一。日本作为发达国家、经济强国,也面临着失业问题的困扰,但是由于政府处理得当,日本的失业率在发达国家中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本文通过对日本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对日本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时的对策措施的借鉴,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010年04期 No.135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东亚区域合作与日本的政策选择

    白如纯;

    与欧美相比,东亚区域合作起步虽不算晚但进展缓慢,呈现出功能性合作优先于制度性合作的特点。日本作为该地区主要国家,对东亚地区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东亚区域合作发挥了重要影响。日本区域合作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不仅受美国因素、同时也受中国因素的制约。同样,日本的政策选择也直接关系到东亚区域合作进程并影响中国的区域合作政策调整乃至中日关系的进展。

    2010年04期 No.135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东亚自由贸易区:“10+3”与“10+6”的收益比较

    董丹;

    日本所倡导的"10+6东亚EPA构想"虽然尚未在各国达成共识,但在事实上已发展为相当程度,对"10+3"合作机制形成严峻挑战。本文正是基于此出发点,分别从经济角度和非经济角度将两种贸易模式进行对比,得出"10+6"模式不仅可产生更大收益效应,而且对于东亚区域实现制度性的合作具有更大推动力的结论。

    2010年04期 No.135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成效分析与启示

    闻武刚;

    北京护理保险试点的起航,商业保险公司护理保险产品的出现,有力地说明了在我国老龄化社会迅速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保险制度已成为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护理保险制度来满足多样化的老年护理保险服务需求,是摆在政府部门和学界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民生课题。鉴于此,本文以比较成功的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模式为切入点,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该制度模式的理论探讨和多视角的成效分析,希望能为我国解决老年护理缺失问题提供有益的制度模式借鉴。

    2010年04期 No.135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女性渔业劳动力问题研究

    王国华;包特力根白乙;

    日本渔业劳动力在经济高速增长期出现了数量的锐减、老龄化程度加深等严重问题。随着渔业劳动力资源供求关系日益紧张,大量女性被推到渔业生产的前沿,广泛参与到渔业生产,促使她们成长为支撑家庭型渔业经营的重要力量。但同时渔业女性面临诸多问题,如家务劳动与渔业劳动双重负担的问题;劳动不被认定为生产性劳动,而是低技能型的辅助性劳动;渔业女性的贡献被轻视和忽略,劳动不能得到适当的经济评价。解决渔业女性面临的问题,赋予女性权力是日本渔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2010年04期 No.135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日元汇率波动与内需型经济转型——日本经济史(1980-1990)的考察

    赵英杰;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逐渐酝酿向缩小贸易顺差、内需主导经济的方向发展,日本政府冀望通过财政投资、鼓励房地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等方式推动转型,但在产能过剩、经济泡沫化、产业空心化和新兴产业主导发展方向选择存在偏差等因素的作用下,经济的转型并不成功,经济陷入长期萧条。日本的经验对于中国经济内需型转型过程中应对汇率波动风险、选择和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及相应的投融资体制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010年04期 No.135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日本学者论坛

  • 论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心理历程

    小坂晋;

    恋爱意识是世界级文豪夏目漱石的作品与生活的枢轴,不理解漱石恋爱理念之人,会把他的作品与生活都仅视为无意义的饶舌之堆砌。漱石的爱是但丁与贝亚特里齐那般"柏拉图式恋爱"。笔者认为,对二人禁欲克己的恋爱,我们岂能视为道德禁忌,倒是值得褒赞的美好纯情,是文学活动的发动机。漱石与楠绪子的恋爱,分别或控制或含蓄流灌于非现实世界的文学作品中,构成了永久的人生故事。漱石初为摆脱恋爱烦恼,南下遥远的松山,却拓出了文学创作的源头。这正是货真价实的爱对文学产生的积极作用,也充分证明了有岛武郎的观点:真爱是艺术成功之母。

    2010年04期 No.135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从《御堂关白记》看日本平安时期“妻子”称呼的变化

    仓本一宏;王铁军;

    日本历史上,有关妻子的称呼经过了若干变化。这一称呼上变迁不仅体现在对自己的配偶上,也体现在对他人妻子的称呼上。同时,这一称呼上的变迁不仅有汉字词上的变化,也有日语读音上的变化。当然对妻子的称呼上的变迁,不仅反映了对上司、同僚、友人在亲近、恭敬程度上的变化,也反映了各个时期中日本人心里上的远近、亲疏关系的文化意义上的变迁。

    2010年04期 No.135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政治与历史研究

  • 日美同盟与东南亚地区安全问题研究

    陈志;

    东南亚是牵涉日美同盟重大利益的地区之一。在日美同盟的影响下,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也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日美同盟与南海、东南亚海上通道、东南亚地区反恐等地区热点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东南亚地区的安全。东南亚国家唯有通过积累强大的综合实力、积极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抓住机遇,强化独立自主意识、营造以东盟为中心的多边对话机制、实施具有层次性和非对抗性的"大国平衡战略",方能有效地实现自身安全利益。

    2010年04期 No.135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日本行政相谈制度与中国信访制度比较

    邓志峰;

    日本行政相谈和苦情制度是综合性很强的行政申诉救济制度,和中国的信访制度基本性质是相同的。本文对两者进行了仔细的对比分析,相似点主要有:1.立法目的相通;2.基础原则相近;3.都注重调查权和思想疏导;4.都奉行及时终结原则;5.将行政内部救济与其他救济区分开来等。不同点主要有:1.法规体系结构不同;2.社会参与程度不同;3.对于信访工作机构和信访工作人员的调查权的关注度有差异;4."法律责任"条款设置有差异;5."信访秩序"规定有差异等。通过对二者异同的比较分析,力图归纳日本行政相谈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对中国的信访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思考。

    2010年04期 No.135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7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日本的中老年离婚热及其原因探析

    张冬冬;

    日本社会的中老年离婚现象逐渐增多,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很多媒体制作以此为题材,兴起了很多与此相关的行业与服务,政府也改进了离婚时的年金分割法。由此,中老年夫妇离婚已不仅仅是家庭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将在具体研究现阶段日本中老年夫妇离婚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探求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

    2010年04期 No.135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内藤湖南“时代区分论”与日本二十世纪中国史研究

    陈金凤;

    内藤湖南中国史研究的理论核心是以文化为标准界定中国历史分期的时代区分论。日本二十世纪的中国史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围绕内藤湖南的时代区分论的展开与深化。从内藤湖南的时代区分论及其相关论争,可以窥测二十世纪日本研究中国史学的若干特点与动态。

    2010年04期 No.135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8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古代日本与唐朝官人出身制度的比较

    陈伟;

    在古代日本,位子出身在考试、叙位方面都要比唐品子出身容易简单。五位以上子孙,依照荫位授予官阶,其所授予的官阶明显要高于唐制。贡举制度则一向为唐朝所重视,学生由科举出仕,成为唐代学令制度的核心。而日本则不注重通过秀才、明经等考试及第的获得官阶的仕进之路,学校与官人出身制度的联系不是很密切,大学的功能主要是作为一种经学传播机构,以荫位方式即通过荫位制出身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是一种以舍人制为核心的荫位官人出身制度。

    2010年04期 No.135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大西洋宪章”构想与日本对欧外交

    潘德昌;

    1973年4月23日,美国国务卿、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基辛格在AP通信临时总会上发表演说,指出尼克松总统正在考虑与欧州间构建新大西洋宪章。该论点成为同年5月3日发行的美国外交白皮书的基调。这似乎是一个堪与1941年8月美英首脑会议签署的《大西洋宪章》相当的称呼,但是与理想主义、国际主义色彩较为浓厚的《大西洋宪章》相比而言,"新大西洋宪章"的调子低了许多,是一个现实主义色彩较为鲜明的构想。其主要目的是调整美国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摩擦,缓和经济矛盾,转嫁美国的防卫负担。同时,基辛格在演说当中还呼吁日本参加。"新大西洋宪章"构想的提出引起了日欧的不同反应,欧洲各国态度较为消极,均认为构建新大西洋联盟的时机尚未成熟。而日本则在犹豫不决后,转变了对欧政策,通过田中政府的首脑外交,强化日欧双边关系,进而发生了日美欧三边关系的互动态势。因而通过深入研究、剖析"新大西洋宪章"构想与日本对欧政策调整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加深对世界政治对世界经济的作用分析。

    2010年04期 No.135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法律研究

  • 中日传销经济犯罪比较与思考

    陈伟;张凯;

    传销犯罪属于经济犯罪范畴,近年来,在中国十分猖獗,防控传销犯罪因此成为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在日本,传销犯罪被称作"老鼠会","丰田商事事件"是日本战后最大的传销犯罪案件。中日传销犯罪有很多相似之处,比较研究中日传销犯罪,不仅可以预防传销犯罪的发生,同时也对此类犯罪的侦查和防控提供积极借鉴。

    2010年04期 No.135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日本《裁判员法》第73条介评

    刘国庆;

    为了实现司法界与国民之间充分且合理的交流,提高司法对国民的透明度,日本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于2001年提出了刑事审判方面构建裁判员制度的设想。也就是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要导入能使广大国民国法官员共同分担责任,相互配合,真正以审判主体的法律地位来参与具体案件审判的新的国民参与制度。2004年5月28日,公布了《关于裁判员参加刑事审判的法律》(文中简称《裁判员法》)。日本新的裁判员法具有重大意义,旨在便捷国民参与司法并提高对于司法的信任,但裁判员法的相关规定却侵犯了国民所享有的言论自由,同时也有违该制度变革的初衷,需要进行重新检讨与制度重构。

    2010年04期 No.135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日本财政预决算审议中的代议民主

    闫海;

    立宪政体是指在宪法上设计国家权力结构及运作制度,并依据宪法施行国事的政治体制,代议民主、财政预算是立宪政体的两项重要内容。历经120年发展,日本立宪体制由明治宪法上君主主权转变战后宪法的国民主权,国会及其预算职能随之发生改变,地位日益凸显,代议民主已经成为日本财政预决算审议的重要特色。我国应借鉴日本法的经验,以《预算法》修改为契机,深化预算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宪政国家建设。

    2010年04期 No.135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文学与文化研究

  • 论托尔斯泰与有岛武郎

    刘立善;

    2010年11月20日,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与思想家托尔斯泰陨落100周年。托尔斯泰的文学观与人道主义思想,对日本白桦派枭将有岛武郎的积极影响十分明显。但有岛对托尔斯泰并非盲目崇拜,在宗教观上,托尔斯泰与有岛显著不同,托尔斯泰是否定艺术走向宗教,有岛却是抛弃宗教走向艺术。有岛将自家农场辽阔土地无偿送给农民,体现的并非托尔斯泰的"自我牺牲"精神,而是贯彻了有岛特色的"爱是恣意夺取"这一特殊内涵的个人主义理念。本文针对文学与农民问题这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2010年04期 No.135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厨川白村“现象”与“本体”的研究——谈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与方法论

    李强;

    就厨川白村研究而言,目前中国和日本学界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用"现象"与"本体"来加以归纳。一般认为前者的研究与比较文学有关,后者的研究与国别文学有关。在我看来尽管它们研究的内容不同,但背后都有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和方法论,而且是可以融合打通的。

    2010年04期 No.135 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解读村上春树的“寻找”意识

    刘海英;关醒;

    在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寻找"都是其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式。在文学与生活的交融中,村上春树以一种执著的态度默默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和社会整体应有的价值取向。当村上春树在不断地探索和寻找中开拓自己的生活和文学之路的同时,他也逐渐收获了富足的精神家园和自由的灵魂。

    2010年04期 No.135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0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五山僧绝海中津与日本中世禅林文学

    任萍;

    五山僧绝海中津是日本中世禅林文学即"五山文学"的代表人物。绝海中津的诗文集《蕉坚稿》中汉诗的体裁,在明留学时期以律诗为主,回国后住持官寺时期以绝句为主。绝海诗的体裁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中日文坛的不同倾向。绝海入明留学期间,师从大慧派高僧季潭宗泐。回国后,将明风禅以及笑隐大的"蒲室疏法"传入日本,确定了日本禅林四六文的写作模式。绝海中津及其法系是日本中世禅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04期 No.135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原生数字化时代的出版规约

    顾宁;

    今天的出版物不仅仅包括被数字化了的纸媒体,比如书籍和杂志,而且还包括所谓的原生数字化出版物。而且在原生数字化出版物当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未经过编辑程序的产品,即网民直接"上传"的内容。手机小说网站为了管理网民上传的作品采取"自我分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信息商材"作为一种新生的网络广告信息产品存在着夸大失实的部分,如何加强对"信息商材"的规制成为一项新课题。移动通信业界建立了自主规约联盟,以"自我分级制"为代表的自主规约将为传统文化市场带来革命。

    2010年04期 No.135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道教与日本神道教“神人关系”比较

    任婷婷;

    道教和神道教分别是中国和日本的民族宗教,与汉民族和大和民族的形成息息相关。"神人关系"是一切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不同宗教对"神"和"人"的不同定位决定了宗教在教义组成、仪式表现等方面的发展。对于道教和神道教这两种极具本土性、原生性特点的宗教来说,对"神人关系"的不同解释通过宗教的创生故事、日常的社会生活和宗教仪式场景三个方面得以表现。同时,"神"和"人"的不同定位也形成了汉民族和大和民族各自历史文化和民族信仰中最本质的一些特点。

    2010年04期 No.135 12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日本研究
创办日期:1972年
主管部门:辽宁大学
主办单位: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
编辑出版:《日本研究》编辑部
杂志主编:余淼杰
杂志刊期:季 刊

国内发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辽宁省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邮政编码:110136
国内统一刊号:CN21-1027/C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4048
订 购: 《日本研究》编辑部
电 话: 024-62202254
传 真: 024-62202253
Email:japanstudies1972@126.com

访问量:90066